电商设计师 华厦眼科医师节特辑 | 黎晓新: 因为热爱, 成就一场睛彩之约
[前言]电商设计师
2024年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华厦眼科携手丁香园共同推出——「为医而生为医发声」特别活动,旨在通过主题文章与摄影作品征集评选,展现医学温度,传递人文力量,致敬光明使者。
活动开启后,反响热烈,吸引华厦眼科全国各医院踊跃投稿。经丁香园专家评审团专业审议,产生一系列优质的获奖文章作品。即日起,将对系列获奖文章进行展示,期待在这些温暖而生动的妙笔之下,和你一起认识更多闪闪发光的华厦医者!
一等奖文章|《因为热爱,成就一场睛彩之约》
医院|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作者|林乌理
因为热爱,成就一场睛彩之约
酒红色短发、银色蛇骨链、白色T恤衫……初见黎晓新,“时尚干练年轻”随即浮现在脑海中。若不是白大褂在身,很难想象这是享誉国际的“玻切女王”。
她的与众不同,来源于她对眼科事业的热爱。
因为热爱,她在2016年,毅然选择南下鹭岛;
因为热爱,她无私地分享经验,惟愿年轻眼科医师快速成长;
因为热爱,她紧跟眼科新技术、新发展;
因为热爱,她把患者健康放首位。
新起点:
加盟厦门眼科中心带领团队共同寻求更高的突破电商设计师
2016年5月,黎晓新作为厦门市委市政府引进的高级医学人才,加盟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以下简称“厦门眼科中心”),担任总院长。
对黎晓新来说,这是一个新起点,她将与厦门眼科中心的同仁一起寻求更高的突破。
2016年初,黎晓新是国际眼科学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北大人民医院是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学府性质强,教学和科研任务都非常重。”当时,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厦门眼科中心不仅仅是福建明珠,在国内也有很高的知名度,是眼科医疗机构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吸引黎晓新到厦门眼科中心的是她对学科建设的重视。培育好新一代年轻医师是黎晓新一直在追求的,而她与厦门眼科中心的初次结缘正是在眼科住院医师教育的学习班中。
“厦门眼科中心的求诊量大,需要大量的眼科人才。眼科人才的培养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务全国的眼疾患者,是他们面临的一个难题。”黎晓新希望能与厦门眼科中心的同仁一道,在临床、科研、学术等方面寻求更高突破,造福更多眼疾患者,也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医院在规范医疗教育制度以及诊疗制度方面做出新模式。
加入厦门眼科中心后,每周三下午,黎晓新多了一个固定行程——主持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会。讨论会上,全国各地眼科专家定期“上线”,为在厦门眼科中心治疗的疑难眼病患者进行互联网跨专业联合会诊。这种“互联网医院+线下会诊”的形式,是中国眼科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次创新摸索。更为难得的是,讨论会同步采用直播的方式面向全国眼科医生开放,眼科界同仁可实时观摩学习。对于青年医生而言,每周一次的讨论会不仅是思想的碰撞、经验的交流,更是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知识的互补。
以疑难病例讨论会为基点,黎晓新带领着厦门眼科中心持续引进并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眼科人才。在高水平人才的支撑下,厦门眼科中心的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升,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医院现已成为国内眼科疑难病例诊治中心之一,还成立了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和转化医学研究所,并先后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福建省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福建省眼表与角膜疾病重点实验室、厦门市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厦门市眼部疾病重点实验室等荣誉。
新发展:
同德一心、孜孜不辍厦门眼科中心科研实力屡攀高峰
跨境美工以“科有特色,人有专长”为发展方向,厦门眼科中心将科室细化为白内障、屈光、青光眼、眼底病、斜弱视及小儿眼病、眼表与角膜病、眼整形、眼外伤八大亚专科。黎晓新深知,要实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学设备作为优质医疗服务供给的重要支撑,必不可少。
为方便患者获得先进、精准、规范、安全的诊疗体验,在黎晓新的主导下,厦门眼科中心积极引进了多项与国际同步的高端设备。同时,针对眼疾病患者的就医需要,黎晓新牵头引进并开展了眼内液检测、钌核素放射敷贴治疗、眼底肿瘤的眼内眼外摘除术、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动脉鞘内注射术、人工角膜等十余项新技术。
黎晓新专注于科研水平的提升,在她的指导下,近年来,厦门眼科中心的科研实力屡攀高峰。2021至2023年,医院累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3篇,SCI论文139篇,其中SCIIF>3分的文章105篇;出版专著11部;参与专家共识及指南28篇;授权专利45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项目14项,市级项目69项;荣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市级奖项2项,其中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
2022年,厦门市重大科技项目立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模态影像人工智能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黎晓新牵头引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远程医疗等技术,辅助进行早期眼底疾病的筛查和诊断,不仅可提高临床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更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构建眼病慢病管理体系,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推进大健康管理关口前移,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致盲率。
这是厦门眼科中心由信息化向智慧化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黎晓新充分利用智慧医疗的新鲜血液惠及于民,为医院的发展再次按下“加速键”。
特写:守护老少“视界”
今年是黎晓新来到厦门眼科中心的第八个年头。回望这八年,有两件事让黎晓新颇有成就感:开展校园眼健康筛查和福建省眼病调查。
福建省眼病流行病学筛查是黎晓新积极推动的一大项目。“这是国内首个沿海内陆及城乡覆盖的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希望可以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及防盲研究工作提供可靠依据,进一步完善防盲治盲工作。”
该项目以福建省50岁以上的10044名居民眼部筛查数据为研究基础,并创新性地结合互联网、AI影像学等新技术手段,开展了全面的致盲性眼病病谱观察,并形成了《福建省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白皮书》。项目不仅建立了居民眼健康管理系统,公布了福建省当前不同地域环境下眼病的流行病学趋势、主要致盲性眼病的患病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更填补了福建省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空白,意义重大。
为更好地守护儿童青少年的视觉健康,厦门眼科中心自主研发了青少年三级视力健康监测系统,并将之应用于开展校园视力筛查工作。在此基础上,黎晓新牵头开展了近视流行病学调查项目,以期为国家近视防控政策制定及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项目最终形成了《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白皮书》,目前已在《中华实验眼科杂志》上正式发表。
声音:“每一个医生都应感谢患者”
周二门诊和手术、周三门诊和病例讨论、周四手术、周五门诊……尽管已身处学术金字塔顶端,黎晓新依然活跃在临床第一线上,一周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虽然忙碌,但黎晓新乐在其中,“我非常享受!”黎晓新说。
黎晓新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她发现,门诊和手术时,她的心情最平静,“特别是手术时,非常享受,难度越大越享受。”而当门诊时被打断时,血压就升高,心率就变快,“门诊时我不希望被干扰,病人永远是第一位!”
在黎晓新眼中,每一位医生都应该感谢患者,“每个医生的成长都是从零开始的,正是患者的支持、理解和信任,医生的成长、新技术的开展和眼科学的发展才得以一步步提升。”
[专家简介]
黎晓新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眼科中心主任
国际眼科学科学院(AOI)院士
原国际眼科联盟(ICO)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国973年龄相关黄斑变性项目首席科学家
中国眼科教育论坛奠基人
亚太眼科学会常委/指南委员会主席
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学会前任主席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眼科学会荣誉主委
中国眼科医师协会前任会长
中国眼科女医师协会创始会长电商设计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兼职美工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方式:451255985@qq.com,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