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东美工招聘

电商设计师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二)| 系列报道㉔浦上行: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电商设计师 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二)| 系列报道㉔浦上行: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浦上行: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文_叶 子

在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双溪村宽敞明亮的人民大食堂里,村里的老人们正排队点餐。已打上饭菜的老人们团团围坐,一边吃饭一边闲话家常。谁家的儿子在浙江赚了上亿元,谁家的姑娘做了电商,谁家的老人收到儿媳妇孝敬的新衣裳……人民大食堂给双溪村的老人带来极大的幸福感。从窗户望出去,忆芗公园的大石头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记忆中的芗城,回忆中的故乡”,北溪南畔是老人们毕生守护的净土,是无数外出乡贤魂牵梦萦的所在,乡贤们以故园情为针,以乡村振兴梦为线,共同织就“富美浦南 醉美双溪”的美好图景。

老奶奶幸福用餐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民大食堂的缘起还得感谢众多乡贤。梁日州在外经商,事业风生水起。有一次他回乡探望老母亲,发现老母亲早上煮了一锅稀饭,从早上吃到晚上。梁日州的眼泪差点掉了下来:“我们这些大男人之所以在外打拼,就是为了家里的老人小孩能过上好日子。哪知老母亲却一日三餐吃稀饭配咸菜!老母亲把我孝敬的钱都存起来,舍不得花,过着类似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苦日子。这样男人们在外打拼还有什么意义!不行,这样生活质量太差了!老人家的身体会垮掉的!得想想办法!”

跨境美工

对于梁日州来说,请一个保姆来照看老母亲、为老母亲做饭对他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村里像梁日州母亲这样的老人不止一个,子孙都非常有出息,建起了漂亮的乡村别墅,但老人家却守着一间老屋无法割舍。并非子孙不孝,子孙苦劝老人家搬进新房,老人家却喜欢自由自在,每天在老屋里烧着柴火饭将就……

老人家的境遇触动了众多乡贤的心电商设计师,他们在考察完浙江嘉兴商会的做法后,本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朴素观念,决定在双溪村创办大食堂。创办大食堂不仅仅可以解决自己老母亲的吃饭问题,还可以一次性解决村里所有上了年纪的老人的吃饭问题。

说做就做,乡贤梁加辉慷慨捐资50万元协助建设幸福园,2017年又带头捐资在幸福园置办“爱心餐”,让村里6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初六、十六、二十六这三天能够在幸福园免费享用“爱心餐”,双溪村“支部牵头,乡贤捐资”的养老模式雏形初显。2019年,由镇党委政府投资兴建、乡贤捐资保障运营的全省首个公益性人民大食堂正式落成,免费为村内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一日两餐,乡贤梁华国、梁加辉各带头捐款10万元用于大食堂运营,带动100多名乡贤为大食堂捐资保障,众人拾柴火焰高,梁氏宗亲会长为大食堂捐赠了空调,镇农商银行为大食堂捐赠了桌椅,乡亲们踊跃捐赠米面、紫菜、马铃薯、菜包等爱心物品。大食堂门外的红色宣传栏上印着献爱心捐资名单,他们的名字将永久刻在双溪人的心上。双溪村开启了养老模式的全新尝试,打造了乡村养老“新样板”,孔圣人“老者安之”的人生理想在新时代创新之举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前想都不敢想!我们享福喽!”

干成一件事情是不容易的。大食堂落成之初,到食堂吃爱心餐的老人并不多,稀稀拉拉的三两个,让人看了心里着急。老人有一种旧思想:到食堂吃免费午餐会丢孩子的脸,好像家里孩子不孝,家里没饭吃似的。另一种思想负担是,只有家里有捐赠大米、食油、钱物的老人才敢到大食堂吃饭,这样可以吃得理直气壮,不然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怕被人说自己占便宜。更有眼红乡贤的人说怪话,说乡贤捐赠大食堂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是“风神”,是“捻大炮”,总之是虚荣心在作怪……还有因为众口难调,有人爱吃咸,有人爱吃淡,嫌弃食堂伙食水平不高的……

做了调查研究后,乡贤们不怕打击,不怕别人说闲话,努力做老人们的思想工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打消了老人们的思想负担,到大食堂吃爱心餐的老人越来越多,双溪村上了60岁的老人大概有270人,来吃饭的基本维持在80人左右,大食堂至今已成功运营4年。如果哪一天哪个常来吃爱心餐的老人没有来,大家就会关心他是不是生病了,还是外出了。人民大食堂的成功运营得益于村里的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搭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有了好政策,“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地利是双溪村有双溪、山边两个自然村,大食堂刚好建在两个自然村的中间地带,不偏不倚,有利于老人出行;人和在于乡贤群策群力。很多人都有心为村里做事,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缺乏组织领导,乡贤站出来牵头,很快拧成了一股绳。

双溪乡村菜园的春天

大食堂由村里的老人会管理。会长梁加法是梁加辉的哥哥,家境富裕的他本可以享清福颐养天年,但他每天早上都坚持到大食堂打扫卫生。双溪村的大食堂也许是众多乡村食堂当中成本最低的了:食堂里只有镇上请来的掌勺师傅领取工资,其他人全部是义工。因为老一辈人吃过苦,美工兼职出门创业打拼成功后都会反哺家乡,回报桑梓。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互相感染,大家争相效仿。大食堂的义工有30人,负责择菜、打饭等工作,共分为5组,每组6人,一组值班2天,风雨无阻。

食堂精心安排四菜一汤,尽量变换花样,让老人家吃得高兴,吃得放心。有一个感人的细节:村里打扫卫生是有工资的,而到大食堂帮忙则是无偿劳动。村支书何鸿辉感慨地说,有一次村里急需人打扫卫生,他找到某位妇女,妇女却对他说:“不好意思,你找别人吧,今天轮到我到大食堂做义工。”多好的村民!责任在身,他们选择了义务劳动,而不是去做有偿的打扫卫生工作。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双溪村历史悠久,“孝”“善”之德代代流传,乡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在乡贤们的示范带动下,孝老敬亲、乐善好施的文明乡风愈加深入人心。

大食堂后厨的厨具闪闪发亮,窗明几净令人赞叹。我问何书记:“大食堂是怎么做到如此整洁的?”何凰辉憨厚一笑:“我是个退伍兵,部队的食堂整洁明亮,我是按部队的标准来要求大食堂的。”一个村庄的领头雁太重要了,何凰辉退伍后原本在派出所上班,上级看中了他的能力,希望为乡村输入年轻的新鲜血液。派出所工资比村支书高,他毅然回村挑起了重担,完全没有做生意等其他副业,全身心都扑在工作上。他说:“一年到头没有一天是节假日,一年到头天天也都是节假日。”是啊,再苦再累,只要忙得有意义,日子有奔头有干劲,天天都是节假日!

大食堂边上就是配套的双溪乡村菜园。原本包产到户,由老人、种菜能手、党员干部自主认领种菜,保证大食堂菜源供应,本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宗旨,既满足饮食需求,又能排遣留守孤独。双溪乡村菜园里的菜长势喜人,茄子穿着可爱的紫衣衫,马铃薯在地下默默地积攒着力量,尖尖的辣椒挂满枝头,香菜独占一片天地。机缘巧合,春天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中了这块肥沃的土地,承包了这块菜园,统一管理,村里也多了一项创收项目。

浦上行发展有限公司也积极在双溪村寻找机遇,共谋乡村发展。北溪水缓缓流过,竹林掩映青山苍翠。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红底金字的“日昇楼”牌匾上,双溪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曾双溪乡村菜园的春天经被人打趣“宁当双溪一头牛,不做双溪穷媳妇”的山村,积极探索新时代“乡贤+”工作模式,以乡贤理事会、老人协会、和谐促进会为平台,探索出了一条乡贤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子,实现了从“空壳村”到乡村振兴样板村的蝶变,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涅槃重生。双溪村“乡贤+”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源于乡贤梁华南的一个提议。梁华南原是漳州市运输管理局的局长,退休后回到家乡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建设。梁华南意识到用乡情牵线,凝聚乡贤“智囊团”是双溪村发展的重要机遇,大力提倡发挥乡贤资源、财源优势,实现乡贤资金回流、人气回聚。振兴双溪,是所有双溪人的共同愿望!

正月初五双溪村过节,乡贤们无论在外多远都会赶回家乡团聚。所有乡贤齐聚一堂,共叙乡情谋发展,各抒己见,各展所长,为双溪建设提供新思路、新创意。以梁华南、梁加辉、林德明、庄来盛、庄来保、梁华国、梁荣艺为代表的外出乡贤慷慨捐资,建言献策,盖房铺路,成为乡村振兴的好帮手。今日的双溪村,沥青路宽敞整洁,红色琉璃瓦的联排别墅鳞次栉比,到处绿意葱茏、鸟语花香,人民大食堂里老人欢声笑语不断,月瑶池内鲤鱼随着芗音欢快地游动……双溪村及时搭上了乡村振兴这趟快车,在村委、乡贤和全体乡亲的共同努力下,成为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漫步村庄,不由得被村里的那座二层“迷你”土楼吸引,双溪村引进了“双溪缦谷”文旅项目,准备将土楼打造成特色休闲民宿集群。双溪村党支部书记何凰辉展望前景信心满满:“之后双溪村的文旅项目一定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泉动力,有了梧桐树,一定会引来金凤凰。”

春天来了,陌上花开,浦上行繁花似锦。

发布于:福建省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方式:451255985@qq.com,进行删除。